蠶也頑皮
我上小學一年級,初春時都吸著鼻涕,擦紅了鼻尖。下課時,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個小紙包,告訴我們紙包里有數十顆蠶卵,說回家作業:就是照顧好這些蠶卵。我將紙包包好,塞進了棉衣口袋。
不知道多少天后,我和小朋友在操場上玩,突然一個女孩指著我的衣服尖叫起來:“毛毛蟲、毛毛蟲!”我低頭尋找,看見我衣服上果然有毛毛蟲,又急又怕,使勁甩使勁跳,掉下幾個,還不行,我就哭了。老師來了,輕手輕腳地把蟲一條一條捉下來,放在掌心里,一邊數還一邊笑。“還有沒有?”我嫌棄地用手一指,“地上!”于是,老師又把地上的蟲捉起來放進掌心。
原來這就是蠶寶寶呀!人家孩子的蠶寶寶都沒孵出來,就我的第一個!為什么呀?老師說,你的口袋貼著身體,很溫暖,睡覺時衣服蓋在被子上更暖和,所以寶寶先出來了!這一下,我可神氣了,我是我們班上最會養蠶寶寶的孩子。
一回家,我就讓母親幫我找紙盒,讓父親幫我去采桑葉。我一邊把報紙墊在盒子里,一邊對母親說:“老師說了,桑葉吃得越多,蠶寶寶長得越快,別看現在它這么丑,以后會女大十八變的哩!”母親驚奇地看著我:“我們家的野丫頭怎么突然轉性啦?說出來的話咋這么文縐縐的呢!”
之后的日子,我變乖了,一放學就回家,一回家就做作業,邊做作業邊看蠶寶寶吃桑葉??葱Q寶寶吃桑葉有癮,你看它,一點頭一個齒印,連續點頭,就像鋸子一樣,鋸掉一大片,葉子瞬間變成月牙,有時候可以見到一張完整經絡的葉子,特別精致。蠶寶寶吃起桑葉來很有節奏,沙沙沙,像小刀切紙片的聲音。最厲害的就是它極有章程。它不是東咬一口西咬一口,而是沿著葉子邊緣,從一邊吃到另一邊,如此反復。更有趣的是,我還發現蠶寶寶為了搶一片葉子,身體攪在一起,像是在擠兌對方,又像是在打架。
半月后,蠶寶寶已經蛻了四次皮了,現在的蠶寶寶白白胖胖,像我。
有一天早上起來,我發現書桌上的蠶寶寶不見了,急得團團轉。我哭出聲來。忽然,父親發現書桌靠著的窗臺上有東西掛著,“哎呀,蠶寶寶結繭啦!”我曉得書上說結繭時需要放些稻草之類的,應該是蠶寶寶找不到結繭的地方,自己溜出去找了。我們三人分工找,看見窗臺頂上幾個,墻角根里幾個,床架子下幾個,藤椅腳上幾個,連天花板上也有幾個。母親說:“蠶寶寶也隨性,頑皮的人養的蠶也頑皮!”我們三個都哈哈大笑。
幾天后,我把繭重新收回紙盒,等待它破繭。我怕錯過機會,上學時放進書包里,回家后又放回紙盒。那幾日里,我沒有出去瘋玩,母親說養蠶養蠶培養出好性情了。
蠶破繭成蛾了!蛾子胖乎乎的,翅膀這么小,根本飛不起來,但它還上下爬來爬去。有一次,我正好發現兩個蛾子連在一起,等了好久就是不分開,一只使勁扇翅膀,一只動也不動,似乎被嚇傻了。我用手捏住它們的翅膀,想把它們弄開,結果兩個蛾子像吸盤一樣吸在一起,怎么弄也弄不開,差點將它們的翅膀給扯掉了。母親見狀,拍掉我的手,告誡我,這是蛾在交尾,生小寶寶,不許碰它們。我吐吐舌頭,原來這樣,我還以為它們和我一樣在玩呢!(季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