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州近兩年首次出現流拍地塊
中秋小長假前一天,蘇州第二輪集中土拍落錘,本次土拍底價和低溢價成交。本次土拍也出現了自2020年至今,蘇州土地市場首次出現流拍地塊的現象。
上一次,要追溯到2019年的蘇州4號公告土拍相城渭塘31號地塊流拍。2021年的土拍和2019年相比,同樣是底價、低溢價和國企入場,成為土拍的主流。
該流拍地塊位于吳江運東板塊,為南窯港路北側龐南路西側地塊(02地塊),臨近話題度火熱的天空之城。地塊規劃要求,容積率小于1.8,綠地率大于30%,住宅高于33米,低于80米,成品住房比例100%。
流拍現象不光止于蘇州,全國最近的二輪土拍,都普遍存在。8月底,河南南陽第一場集中供地就遭到冷遇,18宗地塊流拍10宗、中止3宗。福州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讓住宅地塊19宗,其中,4宗地塊提前終止出讓,2宗流拍。青島第二批集中供地推出了70宗涉宅用地,土地開拍前19宗地塊終止出讓,最終成交了59宗。杭州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的10宗競品地塊9宗流拍。天津的第二批集中供地開拍前,也終止出讓19宗,最終推出的42宗地塊,2宗流拍。房企拿地意愿紛紛減弱,由此不光對于房企,對于各城土地供應目標的實現,目前來看也構成了非常大的挑戰。
事實上今年蘇州第二次土拍可謂一波多折。先是推遲土拍,后又發布多重限制,加強拿地房企資質、資金來源資格審查;限制同一企業及其控股子公司參加同一地塊競買;嚴格控制土拍資金使用;土拍價格最高限價降低等等新政要求。到了土拍之時,首日平淡,多地塊底價成交;次日園區車坊爆出大熱門,溢價率14.95%;而到了最后一天,首個地塊便出現流拍情況。
出現流拍大概率和房企資金有關。首先是土地競買門檻提高,資金審核更加嚴格,拿地政策越發收緊,房企的資金壓力較大。另一方面,土地流拍也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始終存在,堅定“房住不炒”的大方針沒有改變。房價在調控之下不會出現大起大落,相應的起始的土地價格自然也是趨穩狀態,不會因房企資金不足而出現降價。
地價“高”,房企“錢少”,自然促成地塊流拍,這也是多數地塊底價成交的因素。
園區在本次土拍中的熱度,恰好反映了不論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都“鐘情”園區,土地市場緊缺的情況下,車坊這種近園區核心的地方自然備受爭搶。
而諸如運東等非大熱門的次核心板塊,伴隨著蘇州整體房產市場的冷靜,出現流拍,也并非意外之事。